绿盟节能周系列活动:绿盟北京办公室解码欧盟碳关税,促进园企绿色低碳发展
时间:2023-07-24
7月13日,由北京经开区“两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承办,北京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北京经开区城市运行局、北京经开区零碳协会协办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讨活动”在京顺利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通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结合“两区”发展定位,进一步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寻求政策性支持和突破。
会议邀请到了欧洲委员会税务和海关同盟总司项目官员Alina Manrique de Lara,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段茂盛、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联盟咨询总监张浩翔、Carbon Trust(碳信托)中国区副总裁张化天等多位专家就欧盟碳关税、碳足迹核算、碳标签及实践案例进行分享,深入探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发展。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有来自智库机构、500强企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企业和来自全国各省开发区的800余人次参会。
解码欧盟碳关税,全生命周期碳管理要打好“组合拳”
欧洲委员会税务和海关同盟总司项目官员Alina Manrique de Lara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希望更多中国企业了解欧盟碳关税政策并采取绿色低碳的手段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也希望能够促进中欧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合作。
段茂盛教授就欧盟碳关税相关政策进行解读,详细阐明了碳关税这一概念并从企业角度出发,给参会企业代表提出如何在节能减排与企业发展方面达到平衡的建议。
绿盟咨询总监张浩翔对产品碳足迹(CFB)的定义和核算原则、核算案例进行了讲解,强调企业要选择适合评估产品生命周期温室气体的排放源数据与方法,合理运用信息化工具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
Carbon Trust(碳信托)中国区副总裁张化天就外贸企业应对国际法规挑战的碳管理工具组合进行分享。张总以新电池法案、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等相关国际法规为例,向企业分享如何利用碳管理工具组合来助力企业低碳发展应对国际法规挑战以及满足客户要求。
绿色“亦”城,真金白银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会上,北京经开区城市运行局对经开区绿色发展资金政策进行解读,向参会企业介绍了北京经开区关于低碳节能减排的惠企政策,鼓励企业积极申报政策补贴项目,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发展。
自“3060”双碳目标出台以来,北京经开区不断强化资金政策引导,打出了一套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组合拳”,在政策的推动下,经开区已累计支持环保、节能、绿色建筑等项目596个,支持资金3.3亿元,带动企业环保投资18.6亿元,减排二氧化碳8万吨以上、氮氧化物395吨。之后,施耐德、华测检测、碳阻迹等企业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在碳中和、数字化碳管理方面的经验。
在本次研讨沙龙中,各位企业代表们认真聆听与会专家的讲座,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就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